管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把生活过成诗

更新时间:2025-08-04点击次数:     作者:江文佑

那些真正把日子过成诗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从不在舒适区里原地打转,别说年假会规划一个深度旅行,就连普通周末,也总能找到往外跑的理由,去公园观察晨练的老人,到市集看手艺人打戒指、做手工,甚至只是在下班后绕着街区多走两圈。

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空间,是心境

笔者服务的客户小A曾向我吐槽,连续三个月加班后,她连打开窗帘的力气都没有了。“周末就想瘫在床上刷手机,可越躺越焦虑,周一上班就像被抽走了魂一样。”这种状态持续半年后,她负责的客户都没有续约。

就像植物长期不见光会枯黄,人困在固定空间里也会逐渐失去活力。那些工作中的勾心斗角、生活里的鸡毛蒜皮,都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

把生活过成诗(图1)

走出去不是逃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真正的走出去从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给生活按下“刷新键”。笔者之前看过的纪录片:有位书店的老板,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地关闭门店,带着店员去美术馆看展。老板讲到:“我们卖的不只是书,是生活方式。上周看到的装置艺术展,让我们想到了把畅销书做成‘盲盒’陈列,销量立刻涨了30%。”

这种“出走的智慧”在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身上也有体现。他在经营京瓷时,每当企业遇到发展瓶颈,就会带着核心团队去登山。在富士山海拔 3776 米的顶峰,他们曾敲定过进军半导体领域的关键决策。在自然面前,人的傲慢会被消解,真正的答案往往藏在开阔的视野里。

那些看似“无用”的外出,实则在悄悄重塑我们的认知。

把生活过成诗(图2)

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走方式”

不必等到年假才计划远行,日常的碎片时间就能创造出走的契机。找到让自己“心流涌动”的方式:有人喜欢在菜市场听摊贩的叫卖声,有人着迷于老街区斑驳的墙皮,有人偏爱在河边看垂钓者静待鱼上钩。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藏着生活最本真的智慧。

就像心理学家荣格说的:“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而那些既懂得向外行走,又善于向内观照的人,才能在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中找到诗意。下次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试着往外走几步 —— 或许在街角咖啡馆的玻璃窗上,就能看到困扰已久的答案了。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