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生产管理——如何降低库存?(六)

更新时间:2025-08-15点击次数:     作者:王小龙

在上篇分享中《生产管理——如何降低库存?(五)》,我们讲到了成品库存的控制,其实是在控制MTS生产模式的库存上下限。

MTS生产模式其实是生产计划人员通过对过往的订单产品种类、数量、订单频率、交付周期等数据的分析,结合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发展判断,以及对生产能力的掌握,从而代替客户提前下达的生产任务。

那么,我们在决定是否要对某个产品做库存备货、备多少货时,也需要考虑上述的因素。

生产管理——如何降低库存?(六)(图1)

一、对产品市场需求的预判

这点通常需要由管理层结合销售端来给出明确的结论。如果某种产品判断未来市场需求不足,那么这种产品就不应该再做备库了;反之,如果某种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那么它就可以进入备库产品的备选清单了。

之所以只是进入备选清单,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维度需要考量。在这里需要指出,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应的市场需求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评估预判是需要根据情况适时开展的,所以某种产品是否要做库存备货、要备多少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产管理——如何降低库存?(六)(图2)

二、对生产能力的把握

当某种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进入备库产品的备选清单后,下一步需要了解该产品的生产能力如何。如果在产品的需求周期内,生产能力远大于需求量时,就没有必要来做库存;当生产能力略小于需求量,或者略大于需求量,但需求量波动较大时,为了保证及时交付,就可以考虑设定一定量的库存;当生产能力远小于需求量时,优先考虑的应该是生产能力的提升。

当我们判断某种产品有比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在一定周期内生产能力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时,那么这种产品就可以通过MTS生产方式来备货了。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应该采用按库存生产MTS模式。否则,就会产生无效库存,造成成品库存成本的上升。

这里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最小生产批量,当生产批量低于最小生产批量时,该批次生产按通常定价的销售收入将无法覆盖生产成本,从而造成该批次生产的亏损。

这种情况在流程型行业里更为明显,因为其制造特点决定生产过程不可能随时停止、随时启动,而每次停止都会带来较大的成本损失。这时在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小、每订单生产数量较少的产品时,就有可能产生额外的成品库存。

生产管理——如何降低库存?(六)(图3)

对于这种情况,从生产体系的库存控制角度来说,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联动销售端,设定该产品的生产周期,比如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安排一次生产,将生产周期内的需求集中起来,既可以有效解决库存问题,又能够给予生产稳定的生产秩序,保证成本可控。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需要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产品布局。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竞争,那么这种“小众”的产品生产将会是一种常态,那么就需要从产品定价和产能设计上来做管控;而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量大价低”的规模化成本优势,那么,这类“小众”产品是需要严格评估是否有存在必要的,这就需要对产品系列的布局做好规划。

明确了哪些产品需要做库存后,下一期我们来量化地考察如何设定合理的库存上下限。关注“新易咨询”,详见续文。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