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精益咨询:一碗需慢炖的“管理中药”,而非包治百病的“神仙水”

更新时间:2025-09-12点击次数:     作者:逄振

企业推行精益管理咨询,无需经历颠覆性变革或牺牲核心优势。关键在于认知转变:精益非一日见效的“猛药”,而是循序渐进、调理经营“内息”的长效“中药方”。

一、“神话”破灭记:当精益变成“大忽悠”

许多企业抱着“吃一粒药就长生不老”的心态引入精益咨询,结果发现:

· 咨询公司的“夸张广告”:某些顾问把精益吹成“三天瘦身、五天逆袭”的减肥茶,承诺“成本砍半、效率翻番”,企业老板一听,眼睛比精益看板还亮。

· 现实打脸太快:就像用高压锅炖老汤,火候没到就掀盖,结果肉硬汤寡。企业发现效率没提升,成本反因折腾而飙升,忍不住大骂:“精益就是个骗子!”

老板们以为精益是“奥特曼打小怪兽”,一拳一个浪费。实则它是“中医调理”,得先望闻问切,再慢火煎药——谁指望喝一剂中药就能马拉松夺冠?

精益咨询:一碗需慢炖的“管理中药”,而非包治百病的“神仙水”(图1)

二、精益的真身:不是神仙水,而是“六味地黄丸”

精益的核心是系统调理,而非局部手术:

1. 治标更治本:

西药(传统管理)头疼医头,中药(精益)却通经络、补气血。例如,交期延迟问题,根源可能是销售预测不准而非生产慢,需打通产销协同经脉。

“精益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浪费于未然”。

2. 药不能停:

中药需按疗程服,精益需持续改进。企业却常“项目结束即停药”,结果流程退回原样,浪费春风吹又生。

案例

某厂实施精益项目后库存大降,但半年后仓库又堆成“双十一快递点”——因未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3. 苦口良药:

员工抵触变革?正常!中药虽苦却治病。精益需文化渗透,如让基层员工从“带双手上班”变为“带大脑上班”。

精益咨询:一碗需慢炖的“管理中药”,而非包治百病的“神仙水”(图2)

三、药方开不对,补药变毒药

失败案例的“奇葩操作”一览:

· 老板当甩手掌柜:以为请了咨询团队就能躺赢,结果自己不懂脉象乱扎针,反怪医生不行。

· 生搬硬套工具:学丰田只抄看板不学文化,如同吃中药只嚼药渣不喝汤——还抱怨“没啥味道”。

· 急功近利指标:逼员工“一周减脂10斤”,结果大家作弊造假,指标漂亮了,身体垮了。

某企业推行5S,员工怒道:“桌子擦得能照镜子,但订单依旧黄得像隔夜中药!”——形式主义精益,不如不做。

四、如何喝好这碗“中药”——企业调理四步法

1. 辨证施治:先诊断自身问题。车间乱如菜市场?别直接上自动化,先从5S基础调理。

2. 君臣佐使配伍:

君:领导带头喝药(参与改进);

臣:中层干部煎药(执行落地);

佐:员工按时服药(全员改善);

使:咨询顾问当“药引子”(引导非替代)。

3. 忌口与疗程:杜绝“边喝中药边吃火锅”(旧流程配新工具),坚持长期主义。

4. 药后保健: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如每日晨会“号脉”(复盘)、每周“针灸”(小改善)。

精益咨询:一碗需慢炖的“管理中药”,而非包治百病的“神仙水”(图3)

五、结语:精益是场“马拉松养生跑”

企业若求灵丹妙药,不如拜孙悟空求仙丹;若愿锤炼筋骨,不妨学张三丰打太极。

精益的真谛:

· 不是“一刀切掉赘肉”,而是“日积月累练马甲线”;

· 不是“咨询公司的独角戏”,而是“全员打怪升级的RPG游戏”;

· 最终练就“铜皮铁骨”(高效系统),而非“虚胖假肌肉”(短期指标)。

最后再送大家一道“药膳配方”:

以战略为锅,文化为火,流程为材,慢炖三年五载——方得一碗管理高汤,喝时苦,回甘无穷。

(温馨提示:药方因人而异,照搬同行食谱可能食物中毒~)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