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
在过往的精益咨询项目服务中,很多企业设备管理经常会遇到设备产品切换频次高且单次切换时间长,导致设备整体综合效率低下的情况,尤其是高度自动化的产线,对设备开机率指标影响极大。
有的企业也会推进做快速转产,但是效果参差不齐,不尽人意,这里面可能有能力不足、方法欠缺和执行偏差的问题。
快速转产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新乡重夫,快速转产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现状作业;
第二步:明确划分作业内容;
第三步:将线内作业转移到线外作业;
第四步:缩短线内作业时间;
第五步:缩短调整时间;
第六步:缩短线外调整时间。
在推进快速转产前,需要对设备做“复原”工作,确保设备各结构部件的完好性能,比如注塑行业需要对压板螺丝、水嘴、锁模扣,进行攻牙,确保使用时完好,减少来回寻找和修复的时间。
第一步,现状作业观察时需要现地现物进行观察,最好使用视频录制的方法,可以重复逐帧地进行分析。
第二步,明确划分作业,需要对作业进行线内作业、线外作业(分为转产前准备和转产后收尾)、调整作业的划分,制作流程程序图,其中线内作业划分依据是必须停机时才能进行的作业,线外作业是可以在转产前和转产后做的,不影响开机时间,调整作业是换产后进行调试直到第一个产品检验合格的时间。
第三步,为将线内作业转移到线外,根据上面的作业划分依据,将线内作业转移到转产前线外准备和转产后线外收尾,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本步骤无需多余改善技巧即可减少30%的停机时间。
第四步,为缩短线内作业时间,将流程程序图中的检查、搬运和等待类作业用ECRS方法进行改善,加工类作业可以用动作经济法、人机分析、双人协同作业进行优化时间,比如注塑行业对水嘴改快插结构,锁模扣等小螺栓使用炮筒快速装卸。
第五步,为缩短调整时间,调整时间主要可以从标准工艺参数制定和存档、小间距位置调整刻度目视化方向进行解决,将无限的调整区间改善为有限的阶段调整区间。
第六步,为缩短线外时间,线外作业可从物料点检&齐套准备入手改善。
以上快速转产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为企业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订单应对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