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给团队满满“情绪价值”,在激励中塑造高绩效团队(上)

更新时间:2025-08-21点击次数:     作者:乔学豪

笔者在过往的人才项目服务中发现,很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会带团队,还掌握了很多激励与激发团队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给团队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也让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发现,有效的激励能够在员工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的时刻,成为支撑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的动力。反观之,若缺乏激励,甚至一味采用负激励,即便员工的工作已出现进展和起色,其推进速度也会十分缓慢;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顾虑重重,最终难以达成理想的结果。

基于多年的管理实践与研究,以下10个核心激励策略,直指人心,效果显著。它们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管理行为的准则,今天先给大家分享5个激励策略。

一、注重结果和效率:聚焦价值创造

清晰的目标和高效的流程是动力的源泉。员工需要知道“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并且相信他们的努力能直接导向有价值的成果。避免让员工陷入无意义的流程或官僚主义中消耗精力。

从管理实践建议,企业需要设定明确的、可衡量的、与组织目标紧密相连的KPI或OKR。定期审视流程,消除浪费时间的环节。奖励基于成果和效率的贡献,而非仅仅是工时或表面的忙碌。

案例分析:某科技公司采用OKR管理法,团队目标完全透明并与公司战略对齐。工程师小张负责的关键项目提前两周高质量交付,不仅获得了项目奖金,其高效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还被推广到全团队,提升了整体效率。管理者在会上重点表扬了其“结果导向”和“创新提效”的行为。

给团队满满“情绪价值”,在激励中塑造高绩效团队(上)(图1)

二、让团队成员施己之长:释放天赋潜能

当人们从事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工作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效率更高,成就感更强,也更愿意投入。强迫员工在不擅长的领域挣扎,是最大的激励杀手之一。

从管理实践建议,通过测评、深度沟通和观察,深入了解每位成员的核心优势、兴趣和职业发展愿望。在任务分配和角色设计中,尽可能匹配其长项。鼓励员工在优势领域深耕并成为专家。

案例分析:一位数据分析师小李,逻辑思维和建模能力极强,但口头表达稍弱。经理没有强迫他频繁做大型汇报,而是让他专注于深度分析和报告撰写,同时安排一位沟通能力强的同事负责成果展示。小李在擅长的领域大放异彩,工作热情高涨,分析报告质量显著提升。

给团队满满“情绪价值”,在激励中塑造高绩效团队(上)(图2)

三、让成员投身于其热衷的项目:点燃内在热情

内在动机(源于兴趣、热爱、价值认同)比外在动机(如金钱、惩罚)更持久、更强大。当员工有机会参与他们真正关心、认为有意义的项目时,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韧性。

从管理实践建议,在项目启动前,了解团队成员的兴趣点。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项目选择的自由度或内部竞标机制。创造机会让员工发起自己热衷的、对公司有益的创新项目(如“20%时间”政策)。

案例分析:一家游戏公司的美术设计师小王,对传统文化元素情有独钟。经理了解到这点后,安排他负责一个融合中国风的新游戏角色设计项目。小王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研究资料,加班加点打磨细节,最终作品广受好评,成为游戏亮点,小王也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

给团队满满“情绪价值”,在激励中塑造高绩效团队(上)(图3)

四、最佳时机使用最佳人选:精准匹配,人尽其才

每个关键任务或挑战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时机。将最合适的人(技能、经验、状态)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不仅能最大化任务成功的概率,也是对员工能力和价值的最高认可。

从管理实践建议,管理者需对团队能力有清晰“人才地图”。在分配攻坚任务、处理危机或启动新项目时,深思熟虑谁是最佳人选,而非简单轮换或论资排辈。考虑员工的当前状态(是否负荷过重?是否处于学习上升期?)。

案例分析:公司面临一个重要的跨国并购谈判,需要一位兼具深厚财务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强大抗压性的成员加入核心谈判组。经理没有指派资历最老的财务总监(其强项在内部管理),而是选择了年轻但精通国际财务、有海外留学背景且在高压下表现出色的财务经理小陈。小陈不负众望,在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个人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和认可。

给团队满满“情绪价值”,在激励中塑造高绩效团队(上)(图4)

五、平衡挑战性目标和现实目标:激发潜能,建立信心

过于简单的目标让人懈怠,遥不可及的目标则让人绝望并放弃。最佳的目标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性目标。它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并在达成后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从管理实践建议,运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但重点在“A”(Achievable, Attainable)和“R”(Relevant, Realistic)之间找到平衡点。与员工共同讨论目标设定,确保他们理解并认同其挑战性和可行性。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案例分析:销售团队去年的业绩是1000万。经理没有直接设定1500万(显得盲目),也没有设定1050万(过于保守)。他分析了市场潜力、团队能力增长点和新产品上市计划,与团队深入沟通后,共同设定了1250万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策略和资源支持计划。目标既具挑战性又被团队认可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团队达成1280万,士气大振。

激励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简单的物质奖励,而是一个持续营造环境、建立关系、赋能个体的系统工程。希望大家可以后续将各个核心策略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真正助力业绩目标达成。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