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110-4005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如何系统、科学的解决问题(三)

时间:2022-08-30    作者:网络    点击:

完成了具体问题的选定,就需要对问题的现状进行全面地梳理了。

第二步:现状把握,首先要做的是对问题有一个客观的描述。对问题的状况了解不够清晰、全面,往往是我们不能解决问题的首要因素。为了能够客观、全面地说明现状,通常我们使用4W2H来进行问题的描述,即When(什么间)、Where(在哪里)、Who(什么人)、What(发生了什么)、How(怎么发生的)、Hou much(发生的程度)。通过这样的描述,使我们对于问题的整体有清晰的把握。而问题的Why(原因),是后面原因分析时需要寻找的内容,不必在现状把握阶段出现。需要指出,这样的描述必须是基于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主义”原则,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的凭空想象。

image.png

其次,现状把握通常需要对问题从不同纬度进行描述,以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后面目标的设定、问题的原因分析打下基础。对于不同的问题,描述的维度各有不同,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例如,连续型生产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需要从产品类别、生产班次、原料批次、工艺参数设定等方面进行描述;而离散型装配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需要从作业人员是谁、技能熟练度等角度进行描述。

在把握现状阶段,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描述,找出规律。因此,对于描述的纬度也是越多越好,但并不要求每一个纬度都能找出规律。没有找出规律,说明这个纬度并没有隐藏问题的原因,在后续的问题原因分析过程中,可以不作为重点的分析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某些纬度没有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做无用功。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两点,第一,对于现状的描述,我们需要以客观的数据说话,避免主观的推测。例如,“A类质量问题发生在夜班”这样的描述缺乏数据的支撑,很可能只是我们的主观印象。而通过数据的统计,发现“近三个月内,A类质量问题有55%发生在夜班,40%发生在中班,5%发生在白班”,这样的描述就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近期A类问题主要发生在中夜班时间”这样的规律。

image.png

第二,在现状把握这个阶段,我们只需对问题的客观现象进行分纬度的描述,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可能的原因的分析。混淆现状和原因,可能将我们的思路局限在某个纬度,而忽略其余的纬度,从而使我们的现状把握出现偏差。比如,在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现状把握时,发现“所有问题都出现在同一批次原料”的规律,就以此展开原料批次、存放时间、供应商差异等的分析,而忽略了“质量问题同样都发生在夜班、其他班次同一批次原料的产品质量并无异常”的情况,这就会误导我们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方向。

综上所述,问题的现状把握,就是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描述,并寻找问题的规律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以数据寻找规律,并避免混淆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当完成了这些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目标设定了。

  新易咨询融合“东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科学,成功管理实践”三位一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托多业态的中国百强企业管理实践基地,协同近百位管理专家与咨询顾问团队,以自身卓越的咨询实战能力,为企业战略梳理组织运营精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落地咨询,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持续盈利!
上一篇: 上一篇:为何团队激励措施,总是不起作用?
下一篇: 下一篇:对精益管理理解的三级论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138-1110-4005
点此立即抢占限量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