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常识

精益其实是在帮助企业打破“舒适圈”

更新时间:2023-03-17点击次数:     作者:小编

相信打破“舒适圈”这几个词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很多人每天都面临许多“要不要跳出舒适圈”的选择,大到要不要辞职、跳槽、创业,小到要不要少刷一会手机,真正开始减肥。

舒适圈.jpeg

只可惜,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改变”这四个字,当我们谈论变革的时候,往往是那么慷慨激昂,但真正开始进行变革时,很多人却“望而却步”,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这也是很多改变失败的原因。

以上信息放大到企业来看也是同理,脱离个人的角度,从组织去看待企业的变革,这个变革来得远比个人要难得多,加上“口罩”的三年,企业里的人员而且不乏中高层,都对变革,对打破舒适圈产生了恐惧或是反感,整个企业“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更不要谈效益了。

美国心理学家凯根认为,改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人的认知层有一套防御机制,凯根称其为“免疫系统”,这套系统会通过动态平衡的机制,抵消变革的努力。

当然,这句话还有后文:只要以一种有利于变革的方式来说话,认知层的更新就会发生,变革就会真实有效,并持续向前

所以打破舒适圈的有效方法是颠覆认知!精益正是打破企业认知的有效手段,精益的思维方式与打破认知有着很默契的重合:

第一,尊重“负能量”——理性看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要打破认知,首先要正视当前的问题,不要压抑、躲避、忽略,而是尊重它,重视它。

精益中常说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确实如此,很多问题不是没有暴露不是因为隐蔽,而是“习以为常”,所以理性看待企业中的问题是打破认知的第一步。

第二, 明确担当——明确企业中各人员的职能职责

问题总需要有人来解决,但谁来解决的话题比解决问题本身可能更重要

这需要企业人员对自己本身的职责有清晰的认识,能够主动站出来去面对问题。

精益在其中充当的角色就是职责的拆分和再组合,以合理的方式去分配企业负责人的授权,让企业管理/业务全流程有担当,再通过精益管理逻辑和各种方法,辅助担当人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三, 从尝试性的改变到标准化

当担当人去解决问题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变革已然到来,企业开始打破“舒适圈”。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有时一个尝试性的改变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质的变化。

久而久之这个“尝试”就成为了“常态”,变革在演变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了。

精益管理.jpeg

精益管理的基础就是标准化,通过不断循环的标准化去拉动企业进行变革升级,不断改变企业人员的认知,不断打破“舒适圈”。

以上是我们在服务客户过程中的一些感悟,确实,我们见过许多不愿走出“舒适圈”的企业的没落,也陪伴了很多企业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

精益管理不单单是一个工具和方法,而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而它真正能扎根企业的原因一定是成功打破了企业各层级人员的认知,并让他们去信服和传递,相信很多在精益上付出的伙伴有同样的感受,希望精益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伙伴和企业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刷新认知和推动变革。


☞点击文字查看《4+1组织赋能系列课程》☜

精益赋能咨询.jpeg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