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员工做错了什么,来到主管面前,准备接受惩罚。主管看到老员工满头白发,想到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看起来比同龄人老得多,想到他第一次进入企业老员工教自己,感动同情心,就没有后来的惩罚了。
主管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主管,但他这样做合适吗?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哪里就有规则。规则是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协议和规则。好的规则可以突出公平,促进合作和事项的推进。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规则可能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甚至孩子们也知道它的基本要求,红灯停止,绿灯行走。这一规则被平等对待,违反该规则的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好的规则本身就有人情味
公共场所的所有基本规则都需要排队处理事务,但通常也会为孕妇、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开辟特殊的渠道,这是人类情感的体现。
刚进外企做供应商选择工作的时候,觉得外企的规定很特别。一般来说,工作需要“公私分明”。既然从事供应商选择工作,难免会出现供应商送礼的情况。如何处理?外企对此有明确规定:“只要供应商送的礼物不超过50美元,就可以收!”当然,公司并不鼓励人们私下收到供应商的礼物,只是告诉你,如果礼物价格低于50美元,就不会被视为违规操作。
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做法。这一规定的潜在含义是,不希望你成为圣人,但一旦你超越了规则,你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规则一般只是对常规情况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一定的特殊处理。
我们上面提到的红绿灯的例子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交通法规。然而,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为了尽快送紧急病人去医院,出租车司机甚至闯了几盏红灯,交通管理部门不仅不会惩罚司机,而且经常发扬这种正能量。这是在特殊情况下特殊处理规则的常见例子。
疫情期间,医院要求进入医院前持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但对于孕妇,一些医院会有一些特殊的通道。
在特殊情况下,特殊的人性化处理方法并没有削弱规则的严肃性,而是经常使人们更加敬畏规则。
大多数时候,规则是抽象的。在界限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规则或跳出规则进行处理。
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海外大学图书馆的许多书都是孤本,不能借出去。但一名学生偷偷地把其中一本书带出了图书馆,只是为了私下仔细阅读。在此期间,图书馆着火了,所有的书都被烧毁了。学生仍然诚实地还清了这本书,校长感谢了学生的诚实和勇气,然后宣布根据学校的规定开除了这位了学生。
这种情况属于边界抽象,如果跳出规则,不开除学生,不影响规则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规则包含一定的人情味,假设偶尔无意工作失职造成的损失不大,可以免除处罚。
如果老员工确实违反了规则,不符合“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或“边界模糊”的场景,可以适当处罚,从这个角度帮助老员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于规则,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
1、确保规则的合理性,规则应包含适当的人情味;
2、规则的宣传和人员技能培训,确保规则容易遵循;
3、特殊情况和规则边界模糊场景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