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110-4005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中国6月制造业PMI指数发布 成本控制成工业企业发展关键

时间:2021-07-09    作者:    点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制造业延续稳定扩张态势。但其中,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仍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出厂价格指数9.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原材料价格增速明显高于产成品价格,企业利润空间继续承压。成本控制仍将是工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供应链作为工业企业核心成本支出之一,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工业企业采购成本约70万亿,其中工业品包含的MRO等间接物料、原材料等直接物料,采购成本不低于30万亿。过去受制于技术限制,工业品供应链存在着大量“效率洼地”,拖缓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例如工业品品类数以百万计,仅采购商品寻源就需要耗费1-2周时间,再叠加工厂地理位置偏僻、大部分社会物流难以直接送达等因素,使得工业品采购周期过长。而工业品又是工业日常生产运营的基础保障,必须可随时更换、补充,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加大库存的方式确保生产安全。但过高的库存,又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成本。

  聚焦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痛点,近日京东工业品连续推出两套数智化解决方案:工业品专属采购管理平台——“京东工采”和“智能供应链决策体系”,以技术服务帮助工业制造业企业“降库存、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

  京东工采 从企业需求出发构建拉式供应链 实现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

  工业品因品类繁多、规格参数复杂、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一品多商、一品多价现象普遍,大大提高了工业企业采购时的选型、寻源难度。

  例如型号为9001的防护口罩,在某大型能源企业的采购管理平台便显示300余种,不仅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交付方式、发货周期、履约服务等隐性要素也不能全然呈现,给工业企业采购管理决策造成困扰。

  对此,京东工业品发布了工业品专属采购管理平台——京东工采。

  不同于企业通用物资采购平台上,由不同的供应商先上传商品信息到管理后台,企业客户通过品类、型号等关键词搜索之后,再自行在供应商中进行层层筛选的“人找货”模式。京东工采以墨卡托的MKU为基础,重构了一套“以企业需求为中心”采购流程。企业客户只需选定对应品类,输入规格、型号及参数,系统就会基于客户需求,权衡成本、库存、履约交付能力等多种决策因子,选择最符合需求的供应商进行精准推荐,将低效的“人找货”模式升级为“货找人”。

  以“智能大脑”协同外部资源,帮企业“决策”最优价值的交付路径

  不同于个人消费品,工业品专业性强,部分还存在易燃易爆、超大超重等特点,对于运输条件有着严苛的需求。而工业企业采购往往会涉及大量商品种类,单一供应商通常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整合大量的行业资源对整个交付过程进行定制。

  如何快速从数以万计的产业链资源中,按照实际需求快速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解”就成为工业采购供应链履约环节的挑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京东工业品通过“智能供应链决策体系”建立了一套开放的数智化工业品供应链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智能大脑”,提高外部协同效率。具体来看,在仓配履约环节,将多平台、多品类、多订单的集单寻源和集单配送“化零为整”,避免多供应商分散履约带来的低效率交付体验;协同品牌厂商、三方供应商以及属地服务商现货及期货库存,打通仓配资源进行统一调度,达到资源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在整合第三方资源的同时,京东工业品还通过自建部分基础设施,提高供应链的履约交付质量。目前,京东工业品已建立三大基础设施——企配中心、前置仓、智能终端。这些基础设施将深入工业企业园区、厂房,企业员工在生产现场有需求时可“随用随取”,依据过往工业物料消耗数据和企业库存计划,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物料管理。同时,智能终端后台与企业采购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实时互联,有效避免企业事前批量采购带来的资金及库存占用,实现供应链管理“零”库存。

  当前,工业企业正加速应用数字技术、探索工业互联网的落地路径。采购供应链作为工业企业生产的前端环节,一方面与企业内外部都有着很强的协同性,能够有效消除“数据孤岛”,另一方面转型成果可通过成本下降、库存周转率提升、交期缩短等数据直观体现,更适合作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而通过供应链数智化解决方案,京东工业品将持续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价值增量。

  新易咨询融合“东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学,成功管理实践”三位一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托多业态的中国百强企业管理实践基地,协同近百位管理专家与咨询顾问团队,以自身卓越的咨询实战能力,为企业战略梳理组织运营精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落地咨询,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持续盈利!
上一篇: 上一篇:数字化转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下一篇: 下一篇:企业管理与员工隐私保护应当并行不悖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138-1110-4005
点此立即抢占限量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