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施工初期如何确定现场质量控制?

更新时间:2023-02-21点击次数:     作者:小编

每逢假期结束,生产过程质量事故也是一个频繁的时期,所以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质量部门,都必须关注生产过程质量,确保成品质量合规,满足客户需求,防止过程质量不一致,导致有效生产率降低、过程消耗、过程管理成本上升,影响客户订单交付。

精益管理.jpeg

那么,在施工初期,现场质量控制需要重点关注和确定哪些方面?

一、确定各工序的第一个产品质量

根据生产过程逐一确定各工序第一产品质量确认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避免直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第一产品质量确定记录,确认第一产品质量是否按规定时间点确定;

2.确定首次产品质量确定的项目及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确定各工序显示的技术工艺参数

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不仅要检查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合规性,还要检查设备上显示的技术工艺参数的合规性,有效减少过程质量事件的发生,避免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从两个方面确定技术工艺参数的合规性:

1.检查工艺质量记录,确定非检查时间点的技术工艺参数是否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2.检查工艺设备上的参数,确定检查时间点的技术工艺参数是否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jpeg

三、确定工艺产品质量关键控制点

根据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和生产过程中确定的质量关键,关注每个过程的产品质量关键指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确定各工序的工艺操作质量记录

监督管理现场各工序的工艺操作质量记录,主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

1.记录内容是否全面、正确、清晰易辨认;

2.确定各工序是否按规定时间要求进行自检;

3.确定相互记录的内容是否一致;

4.确定记录中显示的内容是否与具体情况一致;

5.确定记录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编写备忘录的情况。

五、确定各工序关键材料的应用情况

关键材料的使用对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成品是否可以接受。因此,现场工艺质量控制必须重点关注和确定各工序关键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

1.使用的各种关键材料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免误用;

2.各种关键材料的投入使用是否符合技术工艺规定的要求,避免少投或多投或漏投;

3.各种关键材料的投入使用顺序是否符合工艺规定的顺序,防止投入顺序错误影响结果的质量合规性;

4.各种关键材料的保质期是否在有效期内,避免因未确定保质期直接投入使用而误用过期材料;

5.各种关键材料的使用方法是否与技术工艺一致,以保证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搅拌均匀到位。


☞点击文字查看《4+1组织赋能系列课程》☜

精益赋能咨询.jpeg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3811104005 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A座 shifang.li@xinyijiahe.com
Copyright © 2011-202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2011287号